您好,欢迎来到 富煤网 您可以  登录 或  注册会员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共舞长江经济带 绘就云岭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4-05-19

浏览次数:301 次

暖冬,走进曲靖市富源县,城区绿意仍浓,花园式森林景观大道绿树成荫;工业园区车水马龙,满载铝合金汽车轮毂、摩托车轮毂的大卡车有序进出厂区,一派生机勃勃的绿色发展景象。

  回顾富源,一个因煤而兴、因煤而困的资源型城市,如何化“危”为机、突围向上?在历史的新机遇面前,富源县按照省委提出的“三张牌”思路,加快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轮驱动”战略,全力以赴推进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工业园区的建设,让富源县演绎了一个在喀斯特山区的大山深处实现绿色新型工业化的高原之变。

  富源产业园 刘畅 摄

  “高碳”产业实现低碳发展

  富源县,素有“八宝之乡”“富裕之源”的美誉,境内煤炭总储量191亿吨,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

  然而兴于煤,也困于煤。2014年受国内经济下行特别是煤炭市场低迷、煤矿整合停产等影响,富源县煤炭产业产量、销量、价格“ 三下降”,全县生产总值,传统资源型、原料型经济发展模式遭受重创。

  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如何破题,如何让资源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迫在眉睫。

  “煤不仅要挖,而且要深挖,要挖出黄金价。”“做强煤老大,做小煤比例。” 富源县委书记唐开荣表示:“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让富源这个国家能源大县迸发勃勃生机。”

  富源产业园 刘畅 摄

  围绕建设“全省新型煤化工强县”目标,富源县立足煤、跳出煤、延伸煤、超越煤,创建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先行先试,打通稳定产业链,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让“高碳”产业实现低碳发展。

  发展新型煤化工必须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道路,才能在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因此,富源县通过“整合重组一批、改造升级一批、整顿关闭一批”,全力推进煤炭产业换挡提速。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走“煤电冶”“煤焦化”“煤气化”“煤制油”和煤精细化工的路子。

  随着一批全循环煤化工项目和新能源新材料项目的签约落地,煤炭大县富源的产业结构快速升级,工业经济实现逆势增长。

  富源借助淮海机械制造厂推动煤机产业发展实现又“赶”又“转”,成为构建特色新型工业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版块。同时,煤矿技改项目快速推进,建成二级以上标准化矿井31处,宏发煤矿5G智能矿山建设走在全市前列。2019年全县实现原煤、洗精煤产量1381万吨,产值自2014年以来首次达百亿元。

  富源产业园 刘畅 摄

  新型工业化驱动发展新动能

  对于加快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唐开荣明确表示:要全力破解“一煤独大”的困局,从煤炭思维、资源依赖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培育发展新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

  工业园区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主推手。

  “以前这片是人迹罕至的荒山坡地,现在是规划发展的工业厂区。

  富源县工业园区办公室主任桂俊松指着眼前的一栋栋厂房介绍,按照“产城一体、生态环保、循环经济”理念,富源县建起了“一园三片”的工业园区,包括胜境片区、天宝片区、多乐片区。

  富源产业园 刘畅 摄

  “胜境片区主要打造依托泽鑫铝业30万吨的电解铝拉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实现集群发展;天宝片区依托煤炭资源走煤制油、煤制气以及精细化工,实现低碳发展;多乐片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特色食品制造产业和消费品制造产业,作为全县的物流中心。”桂俊松说。

  围绕打造百亿铝产业集群、百亿精细化工产业集群、百亿新型煤化工产业集群目标,富源县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招大引强,聚集发展后劲。

  “这里原材料好、市场好、环境好,我们才能在这落地生根。事实证明我们这个选择是正确的。”云南富源今飞轮毂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晋高说。

  富源产业园 刘畅 摄

  2016年,在引进今飞集团年产500万件铝合金汽车轮毂项目中,创下仅用10个月就完成建设,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纪录,是富源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的生动缩影。目前,工业园区入园项目已达46个、建成投产38个。

  富源县推进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在工业园区配套建立铝业环保科技公司,对铝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品等进行收集、转化加工和处置。

  “拆解破碎、分选、熔化、出炉、铸锭……”在富源锦鸿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厂区内,工人们正在忙碌着处理废铝,厂区门口整整齐齐摆放着已处理好的铝锭。这是富源县2019年引进30万吨再生铝项目,主要对工业园区内企业在铝合金制造中产生的边角、次品、废品进行再生利用。

  富源产业园 刘畅 摄

  通过完整的产业链衔接,工业园区内铝产业形成“铝液生产—以铝液为原料的铝产品生产—废弃物处置和循环利用”的集约、绿色、低碳、高效生产模式。如今的工业园区已经成为了富源县工业转型升级的引领区、绿色新兴产业的聚集区、产业发展的“新洼地”。2019年,园区实现工业产值126.32亿元,工业增加值35.49亿元。

  2020年3月,富源县工业园区入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从此,在珠江上游的边远县城拥有了“国字号”品牌,吹响了富源县绿色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号角。